中醫園地
五禽戲
五禽戲是漢代名醫華佗創立的一種以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本能動作而達祛病延年的功法。華佗以后的歷代各個時期,有不少人在其五禽戲的基礎上,進行取舍和創造,形成了很多流派,不但有部分動作不同,甚至有的動作完全不同,如自發“五禽戲”動功即是,但原則上大同小異。本文介紹五禽動作鍛煉之五禽戲。
【功法操作】
一、鶴戲
1.鶴飛盤腿端坐床上,面向前,目正視,雙臂側舉平肩,雙肘內曲,雙手放于胸前,五指并攏,手心向下。雙手向前、向外、向內同時戈Ⅱ圈收回胸前。上身隨劃圈動作前后搖動,頸項同時順勢亦輕搖動。雙手每劃一個圈為一個飛式動作,共做20次。
2.滑翔雙腿向前直伸,雙臂曲肘向內上方高舉,雙手交叉于胸前。雙手再順勢抽回,雙臂側舉與肩平,稍向后斜,手心向下,腰向前彎,頭仰起,目視前方,然后把腰直起雙臂下落,兩手落在兩臀側按于床上,此為一次滑翔動作,共連續做10次。
3.鶴落雙腿內盤坐于床上,雙臂向兩側斜前直伸高舉,手超過頭,手心向外,雙手同時向兩側后劃弧手與肩平,手心向下,上身略前傾,雙手略向后斜。雙手緩緩下落放于兩腿側,此為1次鶴落式。以同樣動作連續做lO次。
4.單亮翅坐在床上,雙腿向前伸直,上身向左斜轉45度,面向左前,右臂內曲,手心向前,手放于額右前。同時左臂手心向上,直伸向左斜下后方,此為左單亮翅。然后上身向右斜轉45度,換臂換手以同樣動作,做右單亮翅。左右交替各5次。
5.雙亮翅雙腿叉開伸直,雙腳相距約65cm,雙臂稍曲肘下垂,手輕按床上,雙臂伸直,同時緩緩向前高舉平肩,手心向下,雙手同時向下外側劃弧向兩側高舉乎肩,手心向下,然后兩臂向下落,雙手再回到兩髓側輕按床上,恢復原來姿式。此為1次雙亮翅,反復做10次。
二、熊戲
1.舔前掌右腿曲膝內盤,左腿向后伸直,上身側身向左45度,面向左前方和右膝成一線,右臂向右斜前下伸,手心著床,左臂曲肘向上,手心向內與面部平,然后左手上下動,頭一仰一低上下晃動,仰頭時手向下動,低頭時手向上動,成交叉運動,形似上下舔掌狀,手和頭同時慢慢向右移動,作舔掌狀5次。再向左邊舔邊移動作舔掌狀5次,回到原來姿勢,共移動兩個來回,此為舔左前掌。然后換左腿曲膝內盤,右腿向后伸直,上身側身向右45度,面向右前方和左膝上下成一線,換臂換手以同樣的姿勢和動作做舔右前掌。
2.舔后掌坐在床上,右腿向前直伸腳尖朝上,左腿向內曲膝,左手手心向內握左足關節,右手手背向外握住左腳掌,雙手將左腳上提,再向內經面前向下繞圈,此動作帶動整個左腿也隨看向內繞圈,每圈腳經過面前時頭向上一仰,其形似上下舔左后掌,共繞10個圈,做舔左后掌狀lo次。然后換腿換手以同樣姿勢和動作,做舔右后掌10次。
3.搖晃雙腿盤膝端坐,面向正前,雙臂在胸前交叉,雙手手心向內放在對側肩胛上,手指扣住肩胛骨。上身做向左前右后各45度的來回晃蕩20次,然后做右前左后45度的來回晃蕩20次。
4.抗撞雙腿盤膝端坐,面向正前,雙臂下垂向內曲肘,左手手心向內握緊右上臂,右手手心向上托住左肘,上身左斜,左膀猛力抗向左前方,抗撞后恢復端坐,如此反復做左斜抗撞lO次,此為左抗撞。然后換右手緊握左上臂,左手手心向上托住右肘,以同樣動作向右斜方抗撞。做右抗撞10次。
5.推樹雙腿成八字狀叉開坐于床上,雙臂上臂下垂,前臂向上曲肘90度,兩手手心向前,用力猛向前推,推至臂直,如此反復前推后拉,上身順乎自然的前后搖晃,共前推后拉20次。
6.跋臀雙腿內盤兩下腿交叉,雙腳外側著床,大腿稍抬起,雙拳握緊,雙臂直伸向下,拳頭頂在床上,兩臂用力將身撐起,臀部離床。雙臂突然松弛,臀部向床上猛蹾。如此反復進行10次。
三、虎戲
1.出洞雙腿盤膝端坐床上,上身彎腰,雙臂向前下方直伸,手作爪狀,手掌著床。頭先猛轉向左方,兩眼隨頭自左肩巡視到正前。頭再猛轉向右方,兩眼隨頭再從右肩巡視到正前。巡視左右后,左臂抬起由下向上、向前下按,手掌著床,同時上身側腰稍向左斜轉順勢隨著彎腰向前,又恢復轉頭巡視前的姿勢,似虎左前腿前進一步狀。此為左前進步。然后換右臂抬起以同樣動作做右前進步。如此左右臂交替各5次。
2.發威雙腿前伸坐于床上,上身向左側轉45度,面向左斜前方,雙目直視,雙臂下垂,手作虎爪狀,雙手手腕上曲,手心向下,但不著床。雙臂曲肘,雙手上提,左手置于左胸前,右手放在右胸前。左手在前,右手在后,臂略彎向左斜前方抓去,左手在前高與頭平,右手在后手放于左肩前。此為左側轉發威。然后雙手回到兩髖側,上身轉向右斜前方,以同樣動作,換右臂在
3.捕足雙腿曲膝內盤,上身稍左斜,面向左前,雙臂下垂,手作虎爪狀,手心向下放在兩髖旁,雙目虎視眈眈。雙臂由下向外,向前劃弧直捕向前方作捕物狀。雙手猛收回胸前,此為左斜捕捉。然后上身稍右斜,面向右前,以同樣動作,做右斜捕捉。左右交替各5次。
4.搏斗雙腿向內彎曲,兩腳掌相對并在一起,頭仰目直視前方,雙臂向前下直伸,雙手作虎爪狀按在床上。左手放在左腳側,右手放于右腳側。雙臂曲肘,雙手交叉于面前,上身同時直腰挺胸,目視前方。左臂猛向前伸直,掌心向前,右臂抽回,掌心向前伏于胸前。然后再換右臂猛伸向前,左臂抽回伏于胸前。換臂時右手沿左臂上側猛力伸向前,同時左臂曲肘,手沿右臂下側收回胸前。如此左右手交替各5次。
四、鹿戲
1.仰首慢行雙腿盤膝腰稍前彎坐于床上,雙臂向前下方直伸,雙肘著膝,雙手放在下腿前,手心向下按于床上,仰首目視正前。左手沿大腿側向后抽至髖側。再上行經胸側上至平乳腺,然后向前下直伸按于床上,恢復原狀。與此同時,上身以腰為軸,以向后、向右、向前的順勢搖晃一個小圈,和左臂左手的動作密切配合。此為左腿前進式。然后換右臂右手以同樣的動作,做右腿前進式,左右交替5次。
2.側臥蹬腿,身向右側臥,右臂向內曲肘,手心向內橫放于左胸前。右腿向下伸直,左腿曲膝上提,左腳放于右膝內側,左臂下伸手放于左髖部,手心向內扣于髖關節上,左腿伸直,左腳和右腳并在~起。如此左腿上提、下伸連做10次。與此同時,左手揉髖關節10圈,和左腿的動作協調配合。此為左蹬腿。然后翻過身來向左側臥,換腿換臂以同樣的動作做右蹬腿1。次。
3.臥鹿回首面向右側臥床上,雙腿曲膝,雙臂直伸,雙手按在兩膝上,下身不動,上身向左轉45度,頭向左轉90度,臉朝上,目向左后斜視,雙手隨上身左轉,同時甩向左方,左手放于左腰后,右手放于左腹前,成向左后回頭看物狀。然后上身向右轉,全身再恢復原來向右側臥狀。此為臥鹿左回首,連做5次。再轉身向左側臥,換臂以同樣的動作,向相反的方向,做臥鹿右回首。再連做5次。兩腿曲膝上舉,雙臂伸直手搬下腿。全身轉向右側,成手抱下腿右側臥位,把手松開,雙腿伸直,身體轉向仰臥,再把腿曲膝上舉,手搬下腿,把身體轉向左側,威手抱下腿向左側臥狀。把手松開、雙腿伸直,身體再轉向仰臥。如此左右交替各5次。
5.躍身急跑坐于床上,雙腿曲膝下腿交叉,大腿稍離床,左腿在前,上身向左側轉45度。雙臂上提,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向左斜前方高舉平頭,手成虛拳,手心向前。雙臂雙手似前后搖櫓狀前后劃圈,上身隨之前后搖晃。劃10圈后,再換右腳在前,上身向右側轉45度,雙臂右前左后以同樣的動作再劃10圈,上身搖晃lO次,左右共20次。
五、猴戲
1.摘果雙腿盤坐于床上,右手按床,左臂伸直由前向上高舉手超過頭,手心向前,尖爪向上稍動幾動。左手向外、向下劃半圓弧,手回到左髖側,此為左手摘果式。然手換左手按于床上,右臂右手以同樣動作做右手摘果式,左右交替各5次。
2.攀枝仰臥床上,臂放兩側,雙腿直伸。開始左腿伸直上舉與下腹成90度角,左右手順勢手搬下腿,膝關節屈曲,下腿上下擺動數次。左手握下腿,右手搬腳掌,雙手用力把腳向頭部搬,然后左腿向下直伸平放于床上,雙臂回到身兩側,臂伸直平放,此為左攀枝。然后換腿換手以同樣動作做右攀枝。左右交替各5次。
3.獻桃雙腿盤膝端坐床上,兩臂向兩側下垂,手作尖爪狀放于兩大腿側。上身彎腰,頭向前低,雙手由兩側同時向外、向前上方劃弧高舉,雙尖爪手展開端于頭前方,略高于頭,做雙手獻桃式。雙手順勢抽回左右肩前,手心向下再成尖爪,雙臂順勢下降后引,手放于兩大腿側。如此反復進行,共做獻桃10次。
4.左顧右盼盤腿端坐床上,上身挺直,雙臂下垂,手向后成尖爪,各放左右兩髖側,兩手同時向胸前斜舉,尖爪向內交叉于胸前。上身向左側轉45度,頭向左后轉,眼向左后看,左手向左劃弧,手放左后腰部,尖爪向后。右手尖爪向外仍放胸前,此為左顧式。然后恢復端坐,雙手放于兩髖側。雙手再同時向胸前斜舉,交叉于胸前,換臂換手,以同樣的動作向樹反方向做右盼式。左右交替各5次。
5.抬頭望月 雙腿前伸坐于床上,雙臂下垂,手作尖爪,尖爪向后放于兩髖側,上身向左斜轉45度,面向左前,右手由右髖側向外前方劃弧高舉橫放于額前,抬頭仰望。同時左手順勢后引尖爪向后放于左臀后部,此為左抬頭望月。然后上身向右斜轉45度,面向右前,換臂換手,以同樣動作,向相反的方向做右抬頭望月。左右_交替各5次。
【主治病癥】
練五禽戲對關節病、肥胖、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壓病、風濕性心臟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神經官能癥、神經衰弱、失眠以_及消化系疾患等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注意事項】
l.五禽戲可以根據性別、年齡、身體強弱等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練功方法。可采取強力練功,內外結合,姿勢擺正,身架放低,動作用力;也可采取較輕松的方法,或選擇其中一部分柔軟的姿勢,以內外結合的方法,緩慢進行。
2.施練五禽戲時,要把呼吸調勻,采崩深腹式呼吸,并與練功動作協調起來,進行有節奏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