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園地
老年人記憶保護
老年人記憶保護
雍履平
[摘 要] 圍繞老年記憶保護,提出什么是記憶?記憶與年齡關系,什么是生理性與病理性記憶減退?怎樣辨因施護四個專題,展開了對記憶減退原因的認識,精神調護和物質養護必要性的討論,并列舉了益腦補腦的具體食物和藥物,以利老年記憶保護之借鑒。
[關鍵詞] 記憶;保護;老年
談到老年人記憶保護,必先要了解如下四個問題:什么是記憶?記憶與年齡的關系;什么是生理性與病理性記憶減退?怎樣辨因施護?
一、什么是記憶?
記憶有遺傳記憶、免疫記憶和神經記憶三種。神經記憶包括理解記憶和機械記憶。對于老年人主要講機械記憶。
機械記憶的含義,按照中醫《靈樞·本神》篇說:“心之所憶謂之意。”即心在支配外來事物時留下的叫做“意”。
中醫所說的“心”,就是大腦;中醫所說的意,就是意識、意向、意志。
一個人沒有意識,則沒有記憶。
一個人沒有意念,腦子所想的事,就會忘掉。
一個人沒有意向,想做的這件事就會出現做另一件事。
一個人沒有意志、志氣,則受辱而忘羞。
說白了,記憶就是一個人對經過的事物能夠記住,并在以后能回憶起來或重現時能再認識。
記憶的整個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和再現或再認三個階段的內容。
通過識記和保持,可積累知識和經驗。
通過再現和再認,可以恢復過去的知識和經驗。
假如不能識記,就吸收不了知識和經驗。
假如不能保持,則積累不了知識和經驗。
假如不能再現和再認,就失去了知識和經驗。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某種情況下,記憶就是知識和經驗。
記憶的快慢、準確、牢固和靈活程度,是隨其各人的:
記憶的目的任務(之前所想要達到的幾個目的完成任務的主次而主記次忘);
對記憶所采取的態度(自以為重要與不重要,重要記而不重要忘);
記憶的方法(歸類、簡潔、借助易記,反之難記)不同。
記憶的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又隨其各人的:
觀點(信仰與非信仰,前者記后者忘);
興趣(感興趣的易記而不感興趣的易忘);
生活經驗(經歷淺易忘,經歷深易記)為轉移。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記憶力好差,難劃等號。
二、記憶與年齡的關系
中醫認為,記憶與腦髓虛與滿關系密切,“腦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實記性所恁(認)也。腦髓又與腎氣有關。
《素問·上古天真論》說: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女子二七天癸至,陰陽和,故能有子。就是男子十六歲、女子十四歲,產生雄雌激素,只要男女交合,就能生育。男子七八天癸竭,精少;女子七七天癸竭,經絕。就是說男子五十六歲、女子四十九歲,腎精皆少。男子性功能下降,女子不來月經,不但生育機會少,而且腦髓也逐漸虧虛。因腎藏精,精生髓,精既少則腦髓亦虧。
金正希曰:“人的記性皆在腦中。”故王清任說:“小兒無記性者,腦髓未滿;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
現代醫學也認為,60歲以上,腦重量減輕6.7%,80歲以上,腦重量減輕10%,相應地腦神經細胞也逐漸衰老。
以上說明什么呢?說明老年人記憶逐漸減退,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減退,并非病理性而是生理性記憶減退。
三、記憶減退需區分生理性與病理性的不同
生理性記憶減退主要有如下十點:
一是隨年齡長幼而記憶自然增減。
二是識記一過性障礙。如偶然方向定位模糊。
三是意向一時重迭。如當想做這件事而卻做那件事。
四是腦波慣性起伏。起,識記好;伏,識記差,通常無年齡差異,我通過五個人的打字體察,下至17歲,上至69歲,中有21、38、45歲5個人,打字皆有差錯,無一人而無一字不錯。
五是事有大小之異。大事易記,小事易忘。
六是職業興趣之異。感興趣的事或熱愛的職業事易記,反之則易忘。
七是思維急緩之異。急想一件事,思維打結而想不起來,而緩想突然一下想起(舉例)。
八是環境動靜之異。安靜時易記,躁動時易忘。
九是認識體驗深淺之異。反復多次認識、體驗深易記,初淺認識或體驗淺則易忘。
十是記憶方法之異。零亂或強記易忘,而歸類或借助則易記。
病理性記憶減退較少,有了病理性記憶減退,幾乎屬于病態。常見的有神經癥的焦慮證、強迫證、抑郁證、疑病證、恐怖證,腦動脈硬化癥以及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
所以,生理性與病理性記憶減退,一定要鑒別清楚,二者不能混淆。
四、辨因施護
辨因施護包括兩個內容,一是針對未病記憶減退不同原因,加以養護,作為無病早防。二是針對非病理性記憶減退分別調護,不致記憶減退程度加深和發展。
一般分為精神調護和物質養護兩大方面。
其一,精神調護包括心理和環境的調適。
心理調適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
1、自信。必先對自己的記憶要自信,不能老想著年老腦子不管用了,這種“自我暗示”則會加重記憶減退。
2、多用腦、常用腦,以維持大腦的正常功能。當然也不能用腦過度。
3、調整心態,保持足夠睡眠。睡眠充足,對于腦功能的恢復、腦內蛋白質分子及其它物質的合成、記憶的鞏固等,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4、戒躁求靜,緩以制急。當急要回記憶起一個人、一件事而不得,稍緩稍靜時則可能想起。
5、培養興趣,喜什么做什么,可以穿插變換,以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或增強。
6、盡量保持好的心理狀態,減少焦慮、苦惱、悲傷、憤怒等不愉快的心情或消極情緒。
環境調適主要在于自我感覺好不好。通常有:
1、噪音、缺氧、陰暗、強烈光照,都不利于腦機能的活力,故工作、勞動、學習、生活都要有個光照適度、空氣流通、清靜安寧的良好環境。
2、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體操、太極拳等體育運動,或觀山觀水等旅游,可因人、因年齡、因條件而異,以促進大腦供血供氧而延緩大腦衰老。
3、盡量減少有害物質對大腦的損害。如塵霧、汽車尾氣以及濃茶、煙、酒等,盡可能地加以回避。
其二,物質調護主要有食物和藥物兩大類。
食物宜可口易行為佳。
食物可增加大腦營養,尤其老年人不要亂忌口,什么也不敢吃。即使是有了某種病,“什么都能吃,只是什么都宜少”,不要聽信那些與主體醫學唱反調的騙子,那是語出奇異誘人愛聽的“悖論”。“什么凡是好吃的都沒有營養”等等。
大腦的需氧量、需血量高,尤其老年人更需要食物營養供應腦。試看許多老革命、老干部壽命都很長,就是“先苦后甜”的原因。
具體的食物類,如動物的心、肝、腎臟,母雞,魚類,牛奶,蜂蜜(便稀勿用),蔬菜,水果。金針菜,木耳,蘑菇,玉米面,黑芝麻面,核桃,山藥,雞頭米(便秘勿用),花生,桂園,百合,紅棗,黑棗,生姜等,都是補腦食品。
具體藥物類,如歸脾丸,天王補心丸,逍遙丸,杞菊地黃丸,銀杏葉片都是益腦的中成藥;胎盤粉,三七粉,枸杞子,滁菊花,陳皮,決明子,首烏粉,肉蓯蓉(便稀勿用),西洋參,人參,女貞子都是養腦藥物,用以熬膏、制丸、泡茶和裝膠囊丸內服均可。
以上所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