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
淺談胃腸道疾病的預防和檢查
淺談胃腸道疾病的預防和檢查
外科副主任醫師 王鶴林
很多人都知道,十人九胃,它的含義就是說胃病的發病率極高,生活中胃部疼痛的情況差不多每人都經歷過。胃癌曾是癌中老大,肯定與我們十人九胃有關,與我們胃的保養有直接關系。隨著近三十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的飲食結構、飲食衛生發生了根本的改善,同時就醫條件的提高,胃病得到了很好的預防,方便的檢查,有效的治療,胃癌才從老大中退居下來,特別是胃竇癌發病率已明顯下降。但不容樂觀的是食管癌、賁門癌發病率仍然較高,大腸癌的發病率不斷上升。
國外的經驗告訴我們,胃腸道的腫瘤是可防可控的,比如說日本,原來它的胃癌發病率在全世界是最高的,可現在他們已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可防可控,就是說一要防止它的出現,二是出現了我們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什么是萌芽狀態?說的就是早期癌,或癌的癌前病變。
現代醫學水平表明,只要是早期癌或癌前病變,就有方法根治,只要癌癥到了晚期,隨你是什么人,出路只有一條。
從我們臨床中,早期癌是很少的,5%還不到,不少病人非要到了吃不進、排不出才到醫院就診,太遺憾了,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并不是因為生活窘迫,而是對健康的漠視,還有的是諱疾忌醫。這時即使華佗轉世,也是回天無術。
那么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怎么預防呢?
十人九胃,下一句就是病從口入。不管食管病,還是胃病,還是腸子疾病都跟吃有很大的關系。過去的食道癌是因為窮而得,現在的食管癌是因富貴而患。
為什么這么說?過去,人們吃糠咽咸菜吃樹皮吃粗糧哪一樣對食道沒有損傷?現在吃精細糧,吃麻辣燙,吃油炸燒,吃地溝油、烤鴨油,對食道同樣有損傷,一樣的含致癌物。
由于致癌物的長期攝入,經常性的物理損傷,多年不變的高脂肪、低纖維、高熱量飲食,不僅食道癌賁門癌還在居高不下,大腸癌也成了中國人的后起之秀,明日之星。
定時進食,定量食入對胃子的保護特別重要。
管住我們的嘴,還要管住我們的行為,就是說保持適當的運動,保持身體能量平衡。
除此外,還有包括衛生狀態,精神狀態,吸煙、大量飲酒等都有礙于健康。
有關胃腸道疾病的檢查,大家都知道,目前最先進的是電子胃腸鏡或者說消化道內窺鏡。它包括電子胃鏡、電子結腸鏡、小腸鏡。由于小腸的毛病很少,檢查也很困難,所以小腸鏡一個省也就3-5臺。電子胃鏡已普及到了鄉鎮,電子腸鏡已普及到縣級。
電子胃腸鏡檢查直觀,可觀察胃粘膜改變、病變大小、形態,特別是可以直接進行活檢,取得病理學診斷,誤診率低是胃腸鏡檢查的獨特優點。在消化道疾病診斷中,胃腸鏡檢查已普及。
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上消化道鋇餐、下消化道的鋇劑灌腸檢查對胃腸大體形態,收縮功能,粘膜下或胃腸外壓性病變以及病變定位較好功能,臨床上應用歷史悠久,經驗成熟。一般來說檢查時痛苦較小,可以從整體上了解病變部位、大小和與整個胃腸的關系。能看清胃腸的形態、蠕動狀態。但需在X線下進行,要接受一定量的射線照射,病變影像是通過X線投照到熒光屏上的投影,而非直接觀察病變,因此陽性率不如胃腸鏡,不能活檢,不能同時進行治療,對早期病變診斷有困難。
對于消化道疾病,現在應首選胃腸鏡檢查。當發現病變需要進一步定位或為了了解病變與周圍臟器的關系的時候,輔以消化道X線檢查。相互不可替代。
做胃鏡檢查有些不舒服,但是并不是不可耐受。更重要的是,通過胃鏡檢查可以解決上消化道疾病中許多診斷治療問題。胃鏡檢查等于給醫生裝上了可深入病人體內的“潛望鏡”。哪些人要做胃鏡檢查呢?下列情況要作胃鏡檢查:
1、上腹部疼痛
多種疾病可以引起上腹部疼痛,其中有輕有重。病情重者可能威脅病人的生命。而各種疼痛的處置方法也不相同,所以首先是要搞清楚病人所患的是什么病。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才是。
2、原因不明的食欲減退和體重減輕
嚴重的胃病常是產生食欲減退和體重下降的原因。
3、嘔血
嘔血的病人,嘔吐出的是鮮紅或暗紅色的血液,有時病人排出黑色大便,如柏油狀。
4、吞咽不利或進食有阻塞感
吞咽不利或進食時有阻塞感,提示食管或胃內入口賁門部阻塞了正常食物通道,屬于嚴重的情況,這時千萬不可大意,不要錯過治療的時機。
5、上腹部腫塊
通過胃鏡檢查,能搞清楚腫塊和胃子的相互關系,還可能弄清楚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
6、已診斷有萎縮性胃炎者
萎縮性胃炎與胃癌有一定聯系,所以要給患有萎縮性胃炎的病人定期進行胃鏡復查(即隨訪),可以早期發現惡性病變,為早期治療爭取時間。目前還沒有哪一種特殊檢查能夠代替胃鏡的這種特殊功能。
7、潰瘍病患者
已經診斷為潰瘍病的病人,通過胃鏡檢查能夠了解潰瘍情況,特別是服藥治療后的情況。是否徹底治愈要靠胃鏡判斷,因為只有徹底治愈才能免去以后的復發及其他合并癥的發生。
8、胃及十二指腸息肉
息肉有一定的癌變率,對已經診斷為胃(十二指腸)息肉的病人,通過胃鏡可以徹底進行治療,不開刀,病人無痛苦。
9、胃手術后
不管什么原因,以往做過胃手術(胃切除、部分切除)的病人,容易發生癌變。手術時間年代越是久遠,危險性相對更大。現在年齡超過50歲者危險性也大。唯一可靠的檢查方法就是細致、全面地進行胃鏡檢查,并從胃中取活體組織進行檢查。
10、反酸和燒心的病人
有反酸、燒心等癥狀,提示有胃液反流進入了食管,并且刺激和損傷了食管(稱為“胃食管反流癥”)。胃鏡檢查可辨清病變程度及范圍,以便選擇有效的治療,避免以后可能產生的出血和狹窄等合并癥。
11、身體其他部位發現轉移癌
身體其他部位發現了轉移癌,胃癌常是原發病灶,通過檢查可以搞清楚是否原發病灶是胃癌,有助于制訂出合理的治療方案。
12、異物吞進食管或胃內者
異物包括鈕扣、別針、戒指、竹簽、硬幣、鑰匙等。如果有這些東西吞進胃內,可通過胃鏡加以處置,免去了手術之苦。
13、常規體檢
在進行常規的體檢時,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都應該考慮進行胃鏡檢查。
上面說的情況,如果有一項就不要遲疑,如果有兩項就更不能拖延了。忍受短暫的不適,會給你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好處。
為了清楚的看到消化道的粘膜、必須使被檢查部位很干凈,即沒有食物也無血塊殘存。如在上午作胃鏡檢查,在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以后,不進食物及飲料,禁止吸煙。前一天晚飯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因為病人即使飲少量的水,也可使胃粘膜顏色發生改變,如在顯著萎縮性胃炎的本色病變,飲水后胃粘膜可變為紅色,使診斷出現錯誤。如果下午作胃鏡,可讓病人當天早8點前可喝些糖水,但不能吃其他東西,中午不吃東西。如為幽門梗阻病人。在檢查前一天晚上必須進行洗胃,徹底洗清胃內容,直到沖洗的回流液清晰為止。在洗胃后胃管抽出以前,病人采取頭低足高仰臥姿勢,以使胃內殘留液完全排出。不能在當天洗胃,因為洗胃后能使胃粘膜顏色改變。如果已做鋇餐檢查,此鋇餐鋇劑可能附于胃腸粘膜上,特別是潰瘍病變的部位,使纖維胃鏡診斷發生困難,故必須在鋇餐檢查2-3天后再做胃鏡檢查。檢查完在1~4天內,病人可能感到咽部不適或疼痛,但無礙于飲食,大多數人可照常工作,病情較多者可予休息,駕駛員當日不能單獨駕駛。做胃鏡檢查最好有家屬陪同,檢查結束后護送回家。
有些疾病不能做胃鏡檢查,如脊柱畸形、神志不清楚、精神病、肺心病、哮喘、血壓過高,以及醫生認為不適合做胃鏡的病人。